畢卡索說過:「我花了四年時間畫得像拉斐爾一樣,但用一生的時間,才能像孩子一樣畫畫。」這位現代藝術大師所關心的,當然不是什麼藝術理論和技巧。他在意的顯然更多那份童真直覺感知,以及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放飛自我的創造力。在畢卡索眼中,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,卻因為後天學習和經驗,加上現實社會種種規範桎梏,才令那赤子之心的靈性蒙塵。
年青藝術家 西山瑞貴(Mizuki Nishiyama)擁有日本及中國香港的血統,自年幼起先後在亞洲及意大利的不同城市生活和學習,及後前往紐約,並於帕森設計學院取得純藝術學士學位。擁有多元文化背景,並曾穿梭各地,混血兒的身份曾令西山瑞貴困擾不已,但隨著思想成熟和歷練增長,這個特殊身份卻反而成就了她的藝術生命。
西山瑞貴對年輕亞裔女性在文化、社會以至政治上受到的種種限制深有體會。繪畫之於她,就是一個從生活的混亂中沉澱和釐清思緒的抒發過程。她的作品具有濃烈的表現主義風格,從她自身感到的焦慮和創傷出發,檢視人類,特別是女性所面對的脆弱處境。 西山瑞貴深信現在女性已經有很多面向,不再是傳統的女性,「藝術是我的第二語言,是一種自我分身,我繪畫表現主義的作品,跟現實的我好像很不相同,但這也是我內化的一個部分。現在的社會,我們不再說故事、神話、傳說,這正是為何有一部分我們的文化在消亡!語言學是關於分享和溝通的,這也是我的畫作所渴望呈現的狀態,我所看見的世界。我要藉畫作大聲吶喊出女性的聲音,現在女性已經有很多面向,不再是傳統的女性,而我藉畫作藉文字去表達自我。」
作為一個表現主義畫家,西山瑞貴從東西方汲取靈感,集合香港、日本與意大利的文化底蘊,作品匠心獨運之餘亦富動人心魄的魅力,呈現出其獨特文化背景的風格。其畫作原始鮮明且多元化,探討人類脆弱的處境。從極為私人的經驗出發來創作每件作品——她與焦慮和創傷恆久不斷的關係,大大影響創作手法,亦使她更了解人的弱點和生命的脆弱狀態。西山瑞貴視其藝術創作為一段不斷演化和成長的旅程,她說:「繪畫使我處於無可挑剔的安全空間,容我在方寸畫布之間探討自身的情感和狀況,這在面對生命中起伏不定的時刻更尤為重要。」
西山瑞貴喜歡表現主義藝術,她認為那雖然是很西方、很美國、很戰後的東西,但卻很能表現人們自我的內心世界,藉著色彩設計建構來表現內在的情感,其創作靈感卻未盡是源自此等視覺藝術的東西,反而像但丁、泰戈爾的古典文學作品會帶給她許多創作靈感。西山瑞貴表示:「我是個藉著血與肉去感知的人,我希望處身的世界是接觸到、觸摸到的,我喜歡以哲學思辨去分析世界,渴望什麼東西都有一個解釋。我有一本心路歷程的日記,寫了很多詩意哲理這樣子的東西,我的哲學想法和我自己的經驗等等。」
西山瑞貴的名字本身就帶有一種古典味道,她不諱言家族來自江戶幕府,是15世紀日本室町時代北部之蕃主。年紀輕輕的她已穿梭全球藝術文化重鎮,但身旁總帶著小時候祖母送她的一支鉛芯碳筆,「它是祖母速寫用的碳筆,鉛芯比較硬,而我則喜歡用較軟的鉛芯,所以亦不常用上它,但總要把它放在身邊,因為它代表了祖母對我的關愛,有它在便覺心安,我是一個非常重視家庭價值的人。」
時尚年青氣息的西山瑞貴,骨子裡都是深厚的文化傳統,就似日本最古老的童話文學作品《竹取物語》,既源遠流長又擁有常青的一顆赤子之心。其人就似《竹取物語》中來自月亮,降生於一片竹林之中的「輝夜姬」(かぐや ひめ)。「輝夜」意指她的美貌在黑夜中也依然閃耀奪目,「姬」則是日文中的公主之意。「輝夜姬」是一位帶有著神性色彩的角色,她性格中的沉靜、機智、矛盾和憂鬱,投射出一位反抗強權,爭取自身自由的理想女性形象。
在《竹取物語》故事結尾,輝夜姬拒絕了日本天皇的求愛,在一群茫然失措的凡夫俗子面前突然升天。對年輕的畫家西山瑞貴而言,她的藝術旅程相信亦同樣尚有許多未知的未來,以及瑰麗壯美的宇宙天地。日前,新藝潮畫廊便宣佈推出《正座:感知與超越》(Seiza: Transgressing the Seated Body) ,展出西山瑞貴 10張最新畫作,展期由2022年3月24日至4月8日。
這批作品以鮮明的紅色為主調,多個略顯怪異的人體則表現西山瑞貴對女性身體的主觀意識。例如西山瑞貴( Mizuki Nishiyama)作品《Sitting, Waiting》以具表現力的深紅色筆觸繪畫一名處於「正座」姿態的女性,表面正襟危坐卻似乎蠢蠢欲動,透露出從傳統規範和當代性別政治的桎梏中解放自身的強烈欲望。
《Splice》則表現兩個性別不明的人體面對面,「正座」於卓袱台(Chabudai,日本的一種矮茶桌)上。輕輕交握的手傳遞柔和的氣氛,但兩人在卓袱台上的設定,似乎暗示他/她們正作為某種物品被送上,或處於他人的目光下,突顯兩人的狀態是何其脆弱。 藝術家在此處亦引用日文中一個短語「chabudai gaeshi」 (意指在憤怒、不滿等情緒驅使下將卓袱台翻側),指出亞洲男性的期望往往造成的危險境況。
這次的展出作品不乏西山瑞貴個人情感的抒發,例如《Okasan》(日文母親的意思)以緊靠的母女角色,象徵她與同樣是畫家的母親關係密切,《When In Kyoto》則透過一個回憶中的畫面,讓觀者感受到她與家人的牽絆,情感內歛卻深厚。
西山瑞貴舉辦過多個個人展覽,包括在香港白石畫廊的《春畫》(2020)、美國紐約Tenri Cultural Institute的《An Exploration of Human Fragility: Love & Lust》(2020)及紐約Greenpoint Gallery的《脆い Moroi: An Exploration of Human Fragility》(2019)。
《正座:感知與超越》展覽詳情
展期: 2022年3月24日至4月8日 (逢星期一至五)
時間: 下午2:30至6:30
地點: 新藝潮畫廊(香港中環威靈頓街86至90號通濟大廈2樓201室)
查詢: 電話:3749 9878或電郵:cs@artnextexpo.com
www.artnextexpo.com
#####
攝影:Ringo Tang
[ #趙氏Baby #三維人生 #西山瑞貴 #新藝潮畫廊 #正座感知與超越 #SeizaTransgressingtheSeatedBody #artnextgallery #港日混血 #西山瑞貴 #MizukiNishiyama #最新畫作 #個展 #傳統規範 #脆弱 ]